首页
律师简介
再审程序
刑事再审
民商再审
犯罪状态
罪罚轻重
法律咨询
联系方式
首页 > 律师文集 >

诉讼指南

再审程序刑事再审民商再审犯罪状态罪罚轻重死刑复核取保候审诉讼指南法律规定司法鉴定刑事诉讼罪名分析死刑知识
搜索律师文集
关键字
法律援助
电话:13911056513
联系人:张涛
北京 北京

刑事申诉息诉的技巧 刑事案件申诉程序是怎样的

添加时间:2018年5月21日   来源: 北京再审申诉律师     http://zsssls010.maxlaw.cn/

 张涛律师,北京再审申诉律师,现执业于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胜诉高,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刑事申诉息诉的技巧

  负责刑事申诉息诉工作的办案人员要善于把握不同刑事申诉案件及申诉人类型的特点和规律,并采取有针对性地技巧和方法,实现定分止争,有诉有息。实践中,可以采取如下技巧开展息诉工作:

  

  降温冷息法

  说理解释法

  分流指路法

  关怀暖人法

  

  降温冷息法

  此种方法适于情绪型或纠讼型申诉人。对情绪激动,夸大其词,心术不正,夸大其词,大吵大骂,不听说理和劝阻等表现的申诉人,办案人员头脑要冷静,控制好自身的情绪,不能被申诉人纠缠到无休止的争辩,甚至是对骂之中。一般情况下的做法是依据事实和法律,简明扼要地阐述做出相应结论的理由就可,不再与申诉人交流,任由申诉人自己夸张表现,经过一段时间后,申诉人会自行结束自己的;表演;。例如中的申诉人张某某,办案人在说明对李某不予批准逮捕的充分理由后,只说了一句话;我的答复结束了;就不再与申诉人交流,申诉人仍旧坐在办案人面前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甚至大放厥词。在持续20-30分钟后,办案人仍一言不发,申诉人自觉没劲,说了一句话;我走了;,就离开办案单位,没有再申诉。

  说理解释法

  此种方法适合于理智型、公正型、乃至于趋利型等多种类型的申诉人。或者作为对情绪型或纠讼型申诉人的先导做法,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待仁至义尽后,再采用冷处理的方法。说理解释法在运用时要明晰坚定,说理充分,快速高效,不能拖泥带水,说不清道不明。对申诉人申诉理由不能成立的要干脆地予以答复,坚定地维护公正的判决,不能让当事人感觉还有一线希望。针对趋利型或试探型的申诉,要充分阐明证据是否清楚,案情是属实,是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使申诉人对案件有清醒和冷静的认识,从而消除侥幸的心理和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做到;快刀斩乱麻;,不给申诉人以;可乘之机;,以免引起后患。例如申诉人王某,女,35岁,系农民。王某的丈夫因交通肇事被撞身亡,在法院审理该案期间其提出了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14万元,但因被告人经济困难只能给付2.6万元,双方协商后,申诉人收下了2.6万元,法院以被告人有悔罪表现,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王某不服向检察机关提出抗诉申请。检察机关办案人员经审查案件后明确做出答复:法院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准确,适用缓刑适当,不符合抗诉条件。王某不再申诉。

  分流指路法

  刑事申诉案件因作出裁判或决定的主体、所处诉讼阶段和状态不同,负有审查职责的机关也有所不同,所以会出现申诉人所寻求的救济途径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同时还会出现刑事申诉以外的其他事项的申诉,但办案人也要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尽量向申诉人指明解决纠纷的路径,将案件分流出去。但分流绝不是不负责任;一推了之;,在分流时也应当运用好;说理解释法;充分阐明道理,不致使申诉人带着希望而来,怀着疑虑甚至是不满而去。被害人黄某,男32岁,无业。2003年6月黄某因琐事与被告人王某发生口角,遂打斗在一起,被害致重伤。法院判决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3年并附带民事赔偿3.4万元。黄某对赔偿结果不满,到检察机关申诉请求对民事部分提出抗诉。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对黄某耐心解释法律的相关规定,说明此种情况不属于检察机关受理范围,应到法院就民事赔偿部分提出上诉,黄某欣然接受。

  关怀暖人法

  一些刑事案件在法律适用和操作程序上已经走到尽头,但申诉人的问题依然得不到很好解决,不管如何说理解释,申诉人仍然不满,坚持多级多部门上访申诉。这就需要从申诉人根本诉求出发,利用非诉讼手段以及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的方式,体现人文关怀,为申诉人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息访息诉。例如申诉人王某,男,27岁,工人。2004年11月28日,申诉人王某外出办事住宿到李某开办的盘吉顺饭店。第二天早晨5点,王某欲离开饭店时,店主李某听见大厅里有响动便出来查看,此时双方均以为对方是坏人,于是便发生撕打。王某跑出店外至距高速公路口100处,又被李追上,又继续厮打,后王某拨打110报警。经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王某所受损伤程度为轻伤。此案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认为:如果王某的轻伤是饭店内形成的,则李为假想防卫,不构成故意犯罪;如果王某的轻伤是在被追上后厮打过程中形成的,则李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根据卷宗证据无法确定王某轻伤形成的时间,因此,作出了存疑不起诉决定。对此王某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诉,经复查后维持了对李某不起诉决定。王某的父亲称给他儿子王某治病已花去3万多元,家庭经济贫困,对方最少也要赔偿4、5万元,并且表示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进京上访,而李某确实不想赔偿。办案人员完全可以依据法律规定不再受理此案的申诉,但为了体现对王某一家人的温暖关怀,维护社会稳定,办案人多次找双方谈话,并在大量细致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既赔偿数额确定为3万元,李某赔偿两万,检察机关建立司法救助制度,为王某一家解决1万元。双方当事人被检察机关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均表示接受这一方案。李某一次赔偿王某医疗费等各项费用两万元后,王某保证息诉罢访。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刑事申诉的相关问题,为您推荐:

刑事申诉的法律问题

刑事申诉应规定时效

刑事申诉的管辖;

刑事案件申诉程序是怎样的

  申诉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是当事人行使诉权的表现。应从立法上赋予刑事申诉以诉讼法律性质,使申诉审查与再审审理成为相互连接的再审程序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根据管辖的分工,在收到刑事申诉状后,审查申诉是否具备申诉理由;第二阶段,是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在审查申诉后,认为原生效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五章的规定,提起再审或抗诉并进行再审审理。根据申诉法制建设的必然趋势,立法者应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处理刑事申诉的诉讼程序、这套程序制度应包括以下诸环节:

  一、刑事申诉的立案。

  刑事申诉的立案,是指司法机关接受申诉权人申诉的法定诉讼形式。的第6条规定:;人民法院收到申诉后,均应登记,认真审阅。原审人民法院审查、处理刑事申诉,均应立卷。;这就说明,申诉权人提出申诉时,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对属于本院管辖的,都应采取文书形式立案。至于申诉立案得具备什么条件的问题,不应过于苛求。只要初步确认申诉人具备申诉主体资格,在法定期限内,具状提出一定理由。管辖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即应予以立案审查。

  二、刑事申诉的审查。

  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接受申诉后应进行全面审查,不应受申诉人提出的申诉理由的限制。审查的内容应包括:

  案件事实。弄清案件事实是审查申诉的首要任务。审查时,应调出原审案卷进行审查,对申诉人提出的申诉理由、提供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并与案卷认定的事实相对照,以确定原判决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明确,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如果发现了新事实,则要查明是否有充分的证据为根据。

  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这是审查申诉的法律方面的重要内容。所谓适用法律,是指应以判处当时有效的法律为依据。一般不能依据新法律翻过去的老案。只有为纠正过去错误的法律而制定的相应的新法律,才能作为申诉审查和再审审理的依据。

  三、审查结果的处理。

  原终审人民法院对刑事申诉进行审查后,认为原判决、裁定正确的,则说服、教育申诉人,使其服判息诉;对坚持无理申诉的,可以用书面通知驳回。并告之申诉人不能再行申诉。审查后,如果发现原判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审判的,应按审判监督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再审。

  经再审后的案件。对再审改判无罪或免予刑事处分的当事人的善后工作,原来有工作的,由原审人民法院移交原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原来没有工作的,移交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处理。善后处理工作,是党和国家取信于民,树立法律威信,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做好。




首页 | 律师简介 | 专长领域 | 律师文集 | 相册影集 | 人才招聘 | 法律咨询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All Right Reserved

北京再审申诉律师


All Right Reserved Copyright@2025 版权所有 法律咨询热线:13911056513  技术支持: 大律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