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律师,北京再审申诉律师,现执业于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法律功底扎实,执业经验丰富,秉承着“专心、专注、专业”的理念,承办每一项法律事务、每一个案件。所办理的案件获得当事人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一直坚持恪守诚信、维护正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一、骗取贷款罪罪名适用情况是什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10年5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的,以及其他给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应予立案追诉。
二、骗取贷款罪量刑标准
骗取贷款罪是《刑法修正案》新设罪名。刑法第175条规定的多种犯罪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三、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高利转贷罪等相似罪名的区分
骗取贷款罪与贷款诈骗罪在客观方面都表现为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贷款,区别点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目的,或者证明其非法占有目的证据不足的,只能认定为骗取贷款罪。骗取贷款罪与高利转贷罪均设置在刑法的同一条中,两罪主观上均没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但在客观行为上存在一定相似性。如果行为人骗取贷款以后再高利转贷给他人,其行为就可能同时符合骗取贷款罪与高利转贷罪,最终选择适用哪一罪名,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违法所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损失等情节。对于造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的,一般选择认定骗取贷款罪,以突出犯罪行为的欺骗性和对金融秩序的严重危害性特征;如果没有造成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重大损失的,行为人通过转贷牟利的,一般倾向于认定为高利转贷罪。
综上所述,对于生活中的贷款我国还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了制约其中的行为活动,标准中如果贷款数额达到了一百万以上有可能会对金融机构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是可以对其进行立案追诉的,而在调查过程中需要非常仔细而且还需要相关的证据。
一个犯罪构成是一个罪名吗
有可能是属于的数罪的情况所以不是一定的。
通常指行为人具有一个犯意,实行一个犯罪行为,因而具备一个独立犯罪构成的犯罪。但是,当有几个行为存在,而且每个行为在单独分析时都能分别构成一个罪,这几个有内在联系的行为加在一起,仍合成一个统一的犯罪构成,这时,立法和理论上通常仍把这种情况看作单一的犯罪。属于单一罪的有结合犯、继续犯和连续犯。
想象的数罪; 行为人具有一个犯意,一个行为,由于侵犯了几个犯罪客体而发生几个犯罪结果。
以上内容就是相关的回答,虽然说一般情况下一个犯罪行为会构成一个罪名,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情况都是这样子的,有的时候是属于一个犯罪行为构成多种的犯罪罪名,这种就会涉及到数罪的情况了。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可以咨询相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