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律师,北京再审申诉律师,现执业于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及司法操作经验。诚实信用,勤勉敬业,以“实现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服务宗旨。办案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业务功底扎实,语言表达流畅、思维敏捷,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辩护能力。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畏艰险、奋力拼争,愿尽自己的所能,为当事人提供最好的法律服务。不敢承诺案件的最终结果,但敢承诺办案尽心竭力!
一、取保候审期限有多久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相对较轻的强制措施,很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刑事拘留或者逮捕后,家属第一时间想要做的便是向公安、检察院、法院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期限规定如下: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取保候审期限届满或者发现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的,应当及时解除或者撤销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保证人义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可以提出符合法定条件的保证人进行担保。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义务,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在不被羁押的情况下,随传随到,候审不误。
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两项义务:
对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包括监督被保证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被保证人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要监督、督促被保证人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请求批准;监督被保证人在司法机关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监督被保证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监督被保证人不得串供、毁灭、伪造证据。
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比如保证人在履行保证义务过程中,发现被保证人逃跑或者有逃跑企图,或者发现被保证人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出外办事,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等等,都应当毫不拖延地、尽快地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报告。
保证人应当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保证义务,不履行保证义务的,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对于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的,应分别情况进行处理。首先,如果被保证人有未经执行的公安机关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在司法机关传讯时不及时到案,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行为,保证人没有及时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报告的,由执行的公安机关作出决定,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应当指出的是,对保证人的罚款,只能由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作出决定。即使取保候审是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采取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也不能直接认定保证人违反了保证义务,对保证人予以罚款。至于罚款的数额如何确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应当根据被保证人违法情况的严重程度、保证人的大小及其经济状况来具体确定。其次,如果被保证人有前面所说的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保证人与被保证人是互相串通,比如互相串通干扰证人作证,帮助被保证人逃跑的,等等,对于构成犯罪的,要依照刑法规定追究保证人的刑事。
对于取保候审的期限,《刑事诉讼法》中规定最长为12个月,也就是司法机关在批准取保候审的时候,需要在这个期限内确定具体给予的取保期限。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分别在对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时候,取保的期限是分开算的,即一次取保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保释金是否会退还,还是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保释金是会退还的。而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警察局是不会对其保释金进行退还的。比如说拘役在警察局或者是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其家人可以对其进行保释。不过,其家人是否能保释成功还是要根据犯罪嫌疑人所犯的案件的具体的情况来决定。
而其家人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保释的时候,就需要向警察局或者看守所缴纳一定额度的保释金。而警察也会根据案件所造成的严重程度来进行收取相应的保释金。如果是案件情节比较轻的,所缴纳的保释金就会少一些。
那么哪种情况下,其保释金不会退还呢比如说,如果在保释的期间,犯罪嫌疑人离开了自己当前所在的城市。那么这种情况下,警察局是不会退还其所缴纳的保释金的。因为犯罪嫌疑人在需要审讯的时候就要到场,所以不能离开所在地。
犯罪嫌疑人在保释期间,不得有毁坏作案证据等的行为。否则,警察局是不会予以退还其家人所缴纳的保释金的。还有就是,犯罪嫌疑人在保释期间,不能有伤害证人或者是案件当事人的行为。不然,其家人所缴纳的保释金也是不会进行退还的。只要在保释期间,犯罪嫌疑人不违反其法律所规定的条款。那么,其家人所缴纳的保释金都是会归还给其家人的。